普肇經常提到有個操作觀念很重要,多頭走勢中一定會類股輪動,所以你可以去選一些已經做出底部型態+法人在買,但是還沒有漲太多的股票,買進這種低基期股票的風險很低,因為之前沒漲太多,遇到指數修正也會比較抗跌,甚至接棒往上漲,怎麼找到這些股票,就聽普肇介紹下去吧!
學習目標
- 法人著重思考甚麼?
- 比價效應又是甚麼?
- 用『落後補漲』先佈局
- 四均操盤術,簡單找到趨勢發動點
法人著重在產業發展
外資,投信在進場股票時,通常不是看好特定個股表現,而是看好產業未來有業績成長機會,因此買進該產業相關個股。
舉兩個例子來說明
※外資如果看好面板股,不只會買進群創,同產業的友達與彩晶也會一併購入。
※投信如果看好航運,不只會買進長榮海運,同產業的陽明海運與萬海海運也會一起。
因此會看到同產業法人資金同時進駐的狀況
主要的原因是:法人投資看的是產業趨勢以及未來EPS的成長動能。只要同一個產業有『質』的變化,那法人就會進場操作同一族群的個股。
同族群會展開『比價效應』
所謂的比價效應是,當幾檔個股的具體營業項目是高度重疊,甚至是相同的。
那麼當其中一檔個股強勁上檔時,其他同產業個股相對會有『比較便宜』的狀況出現,因此市場會去買進價格相對低估的個股。
比價帶來的輪動與落後補漲
有了比價效應概念後,投資人可以思考『落後補漲』的概念,當產業個股其中幾檔上漲時,只要記得資金會輪動的,那就能搜尋同族群但是還沒上漲的個股作布局
因此投資人觀察到一檔個股有法人資金進駐後,可以去查詢同產業的個股是否也有法人買進的跡象喔
在類股輪動中要特別留意二個很重要的觀念
一、板塊及主流的觀念:某一檔股票的大漲,可能是某個主力在炒,但如果是一群同樣屬性在大漲的股票,就極可能是一群主力一起在炒,所以炒板塊及主流的觀念一定要有,因此觀察類股板塊的漲跌更甚於只觀看個股漲跌,類股同漲準確性也比只漲某檔個股來的高,且投資風險性也相對低。
二、如何在資金輪動中觀察下一波的主流:就是找比大盤強的強勢股,大盤強勢時,該類族群比大盤更強勢,大盤弱勢時也比大盤強勢,例如當大盤漲1%,該類股漲5%以上,這還要配合著一個觀念,大盤與類股的相對位置或位階,這才是重點所在,例如大盤已經是均線多頭排列的多方架構,某類股卻仍是均線空頭排列的空方架構,該類股當日雖然比大盤強是當日強勢類股,但非常有可能只是跌深強力反彈,曇花一現一日行情而已,因此當大盤是多頭排列時,類股也需比大盤強勢的多頭排列。
超簡單四均操盤術,快速判斷起漲點
利用普肇在社團教的四均操盤術,輕鬆辨別買進訊號與賣出訊號
四均操盤術的優勢
- 簡單,易懂,方便
- 手機,電腦均能使用
- 勝率高